第二十八章燙手的山芋;黎陽的憤怒與殺意
“外公,我實在不明白,您既然料到等黎陽趕到豫章的時候,倭寇或許就退了,為什么還讓他去?”
“平白無故、毫無功勞,就得到一郡的封地,這封地來得是不是太容易了些?”
國丈府,太子黎浚恒一臉不解地對國丈問道。
“倭寇又不是一兩天就能打完的,這次走了,還有下次,你著什么急?”
“再說,如今豫章一片混亂,那就是個爛攤子?!?/p>
“政務(wù)千瘡百孔,官匪勾結(jié),難民不計其數(shù),府衙無銀又無糧?!?/p>
“這么一個燙手的山芋,交到他的手里,你不覺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兒么?”
國丈輕輕吹了吹手里的茶盞,皮笑肉不笑地回了一句。
“還有,如今黎陽鋒芒太盛,若是我們一直跟他對著干,豈不是讓別人漁翁得利?”
“別忘了,陛下可不是只有你們兩個兒子!”
國丈微微抬眸,瞥了黎浚恒一眼,再次提醒道。
黎浚恒聽了國丈的解釋,眼中不由露出一絲恍然神色。
“我明白了!”
“您是要借刀殺人?”
“只是,這豫章跟誰有關(guān)?”
“我怎么不知道?”
黎浚恒不解地望向了國丈。
“到底是不是,我暫時也不確定!”
“不過,我們等等,或許就知道了!”
國丈眼底閃過一絲陰寒,黎浚恒臉上也漸漸露出一絲冷笑。
御書房,從無尤看過這幾天從豫章傳回的消息,不禁滿面憂愁。
“陛下,九江王這次的考驗,似乎有些大?。。俊?/p>
從無尤看著眼眸微閉、神色淡然的秦帝,試探地問道。
“大不大,他都得接著!”
“豫章郡若是再不整治一番,恐怕朝廷是一點兒都指望不上了!”
“好好的一個魚米之鄉(xiāng)、富庶之地,你看看,如今成什么樣子了?”
秦帝緩緩睜開眼某,神情肅然地回了一句。
“如今,整個朝中,只有九江王能接這個燙手的山芋,不給他又能給誰?”
“陛下,這回若是處理不好,恐怕......?”
從無尤聽完秦帝的話,輕聲回了一句,語氣中明顯帶著一絲擔心。
“你可還記得,九江王之前給朕的那煉鹽之法?”
秦帝答非所問,微笑著望向了從無尤。
“陛下,您難道是想......”
畢竟跟隨了秦帝多年,從無尤立刻會意了秦帝的想法。
“自古以來,鹽鐵就是各個國家必爭的戰(zhàn)略資源?!?/p>
“廣南府雖然重要,但跟豫章郡一比,完全不值一提。”
“如今周邊各國以及各個勢力,雖然不缺鹽,但品質(zhì)卻極差?!?/p>
“若是我大秦可以煉出雪白精鹽,并以最優(yōu)惠的價格出口,你說,是不是在某種程度上,也算遏制了對方的咽喉?”
“這么重要的戰(zhàn)略資源,又是九江王提供的,自然不能便宜了別人!”
秦帝從錦榻起身,嘴角掛著無比自信的笑容。
從無尤聽到這個答案,心底也是微微一喜。
“陛下深謀遠慮,無尤佩服!”
“原來,當初陛下封六殿下為廣南王,怕是早就做好了準備吧?”
從無尤笑呵呵地奉承道。
“確實有這個打算,只是,沒想到會出現(xiàn)意外,更沒想到倭寇會犯我大秦!”
提及此事,秦帝不由微微感慨了一句。
按照他的本意,是想讓黎陽先平了廣南府,然后以此功,躍遷豫章郡。
沒想到,計劃沒有變化快。
沒辦法,他現(xiàn)在只能把這個燙手的山芋丟給黎陽。
否則想要再找機會,恐怕就沒那么容易了!
“陛下,數(shù)數(shù)日子,九江王應(yīng)該到了吧?”
從無尤躬身扶著秦帝,柔聲問道。
“看來,你比我還著急!”
聞言,秦帝嘴角一翹,瞥了從無尤一眼,隨后便讓從無尤擬旨。
豫章臨安府衙,此時的黎陽,很是煩躁、憤怒。
本來,他懷著十分激動的心情,以為自己終于可以肆無忌憚、痛痛快快地大殺倭寇了。
沒想到,等他們一行人趕到時,倭寇竟然劫掠一番,逃了!
倭寇是逃了,但留給黎陽的爛攤子,實在讓他無從下手。
經(jīng)過初步統(tǒng)計,沿海數(shù)百村落,幾乎無一幸免,慘遭屠戮。
數(shù)座城池也被攻破,百姓死亡十余萬,財產(chǎn)損失更是不計其數(shù)。
一份又一份消息傳到黎陽耳中,讓他憤恨不已。
“王爺,豫章水師,如今只剩三十艘老舊破船,無一能用!”
“據(jù)豫章都指揮使——南吉匯報,他們與倭寇發(fā)生海戰(zhàn),戰(zhàn)死五萬余人,損失戰(zhàn)船四十二艘!”
“守城以及保衛(wèi)村民百姓,又戰(zhàn)死數(shù)千人!”
就在黎陽愁眉苦臉地坐在府衙內(nèi),翻著亂七八糟的賬冊時,承不誡趕來稟報。
“胡說八道!”
一聽這個消息,黎陽當場就炸了!
戰(zhàn)死五萬?
還損失戰(zhàn)船四十二艘?
騙鬼呢?
真的跟倭寇發(fā)生那么激烈的戰(zhàn)斗,倭寇何至于登岸劫掠?
何至于數(shù)百村落被毀?
何至于造成十余萬百姓的死亡?
大秦士兵死亡五萬多?
為什么見不到倭寇的尸體?
簡直是胡說八道!
很顯然,他們就是想借此機會,消除空餉的漏洞。
吃空餉都吃得如此明目張膽?
簡直是無法無天!
“查!”
“給我狠狠地查!”
“不管他們背后有誰,一旦有證據(jù),就地正法!”
黎陽咬牙切齒地吼道。
他實在無法忍受了!
七天,他來了整整七天時間,就沒有聽到任何一條好消息。
各府衙門倒是配合,什么卷宗、賬薄,全都主動送到他面前。
只是,這主動給你看的東西,哪里會是真的?
再說,現(xiàn)在都火燒眉毛了,他看這些東西有什么用?
一把推翻堆積如山的各種簿冊,黎陽整個人都處于發(fā)飆的邊緣。
如今臨安城內(nèi),大街上還有不少乞討的難民。
他們都是各個城池周邊村落,逃出來的流民。
他們的一切都被倭寇毀了,甚至親人都被殺死。
可恨豫章各個州府,當初為了避免倭寇入城,竟然緊關(guān)城門,不許城外百姓入城。
黎陽本想一怒之下殺了所有官員,但他知道,現(xiàn)在還不是時候。
再說,至此一條,還不足以判罪!
畢竟,若是情況屬實,一旦開城,確實會造成更大的傷亡。
只是,這不是理由!
豫章大大小小衛(wèi)所三十多個,兵力十多萬。
難道連幾萬倭寇都對付不了?
黎陽真的無法忍受這樣的結(jié)果!
或許帶著前世的仇視情節(jié),此時此刻,黎陽恨不得自己立刻造出毀天滅地的炸彈,直接把倭寇滅個干凈!
“王爺息怒!”
“如今倭寇雖去,但大量難民仍需要救濟!”
“如今豫章糧價飛漲,府中已無多余庫銀!”
“這......如何是好?”
承不誡望著黎陽,忐忑地提醒道。
“如今豫章有多少難民?”
盡量壓制自己的憤怒,黎陽緩緩吐了口氣,皺著眉頭問道。
“初步估算,大概二十余萬!”
承不誡微微抬眸,小心翼翼地回道。
“多少?”
聞言,黎陽眼眸不由一瞪,滿臉震驚。
“二十余萬!”
承不誡再次低聲回了一句。
“混蛋!”
“這群混蛋!”
“真他媽氣死我了!”
砰的一掌落下,黎陽竟是直接把身前的案桌拍斷。